烟台共享单车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解析

2025-09-11 案例分享 40次浏览

烟台共享单车的运营和管理模式以“科技驱动+制度创新”为特色,政企协同,借助智能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,具体如下:

管理模式

 · 总量控制与动态调整:烟台市城管局对全市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单车总数设定上限,如2021年烟台六区总量设定在3万辆左右,并根据城市空间承载能力、市民出行需求等进行周期性评估和调整。

· 考核分配机制:通过严格考核决定企业投放配额,考核指标包括停放秩序、运维响应、数据接入、用户满意度等。考核不及格的企业将被削减配额甚至强制退出市场。

· 智能监管技术:利用物联网嗅探设备自动识别未备案车辆,动态监控车企投放总量;搭建数据管理和智能监测平台,结合高精定位技术、车辆标识码数据库等,对热点区域的投放量进行动态调整。

· 网格巡查与快速响应:组建网格巡查队伍,如莱山区的“4+16”网格巡查队伍,实现全区共享单车全覆盖监管。同时,建立“30分钟服务圈”,高效率处置车辆“淤积”问题。

· 全民共治机制:通过文明出行信用积分引导用户自律停放,用户“随手拍”举报乱停放可获骑行券奖励,违规者会被扣分并限制用车。

image.png

 运营模式

 · 车辆管理与维护:定期对车辆进行更新换代,如莱山区2024年更新5000辆共享单车,加入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,采用AI视觉智能技术,实现精准定点和90°定向停车。同时,组建清洗队伍,对车辆进行清洗、维护和保养。

· 用户服务与安全保障:通过APP实现扫码开锁、骑行、付费、还车全流程线上化,部分车辆配备智能头盔,并在扫码开锁时进行语音提示,提醒用户佩戴头盔。

· 停车点位规划:科学合理增设共享单车停放点位,莱山区2024年新增设停车点位59处,全区停车点位累计达284处,覆盖61条主次干道。部分区域还采用蓝牙道钉技术,规范停车秩序。

image.png